< div class="xi1 bm bm_c"> Please select To the mobile version | Continue to access the desktop computer version

Strategy War Map

 Forgot password?
 申請加入會員
戰略
Search
View: 6466|Reply: 0

越南戰爭~1971.03 FSB瑪麗·安戰役 (Battle of FSB Mary Ann)

[Copy link]

148

Threads

189

Posts

193

Credits

Administrator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Post time 2020-1-17 11:28:09 | Show all posts |Read mode
FSB瑪麗·安戰役 (Battle of FSB Mary Ann)
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attle_of_FSB_Mary_Ann

註1: 美國部隊習慣用分數型態稱呼部隊番號,例如 1/46 代表 第46團第一營,但在指揮鏈(
1960~70年代)師-旅-營的建制方式,師單位下不見得有團(偵查單位、陸戰隊才會有)的單
位,團比較可能是營的原生單位,但歷經多次指揮鏈變革後,稱呼營時,美軍習慣還是把
"團號"保留。因此1/46代表46團一營,但在當時(越戰時代)的指揮鏈上,1/46隸屬於196輕
步兵旅(獨立旅),指揮鏈中並沒有"團"。

註2: 在1975春節攻勢一文中,有越南越戰時期的全境圖及省份圖,請自行參考了解相關
的地理位置。








基地建設的背景
FSB瑪麗安(Fary Mary Ann)最初是由第1/46(46團一營)步兵部隊(第196輕步兵旅的一
部分)設立的,當時並不打算成為永久性基地。該部隊關閉基地兩個月後,由於作戰需要,
第1/46步兵營又於6月27日回到瑪麗安,將基地重新投入使用。從營指揮官的角度來看,
這不是一個良好的火力基地的位置,因為如果從防禦的角度來看,它的地點很差。“ [FSB建
在]一個馬鞍型的突起丘陵上,三面都有更高的山丘,可以被俯視。它也位於直升機飛行範
圍的邊緣(茱萊的美國直升機總部)。不過該地區因為不在師的重型火砲涵蓋範圍,而瑪麗安
的砲彈剛好可以轟擊該區域的關鍵地點,所以瑪麗安可以箝制達克玫瑰步道網絡(Dak Rose
Trail,胡志明小徑的次級連接道),所以從攻擊的角度來看,它是很好的攻擊位置。

FSB瑪麗安(Fary Mary Ann)的建築與越南南部的許多其他美國火力支援基地沒有什麼
不同。火力基地從西北向東南延伸,沿著連接兩個山坡的200米高(660英尺)山脊由西
北向東南伸展了500米。瑪麗安在最窄處只有75米寬,在西北和東南端則加寬到125米。
一條壕溝“部分膝蓋深,部分腰部深”,壕溝定義了基地的周界,並連接了22個掩體。像任
何典型的FSB(火力支援基地)一樣,瑪麗安(Mary Ann)的大部分掩體,都是由改裝過的
金屬集裝箱(金屬貨櫃)製成的,這些集裝箱被暱稱為conex。除conex掩體外,Mary Ann還
有30多種不同結構的建築物(沙包掩體或其他臨時性結構)。 FSB瑪麗·安(Mary Ann)的
東南端安置了營戰術行動中心(B-TOC)和連長指揮站(CP),均位於一個小型VIP停機坪
旁邊。基地的食堂,通訊中心、營救助站、彈藥掩體、一般物資儲存處和兩個火砲射擊陣
地都位於FSB的東南端盡頭。基地的西北端設有第二個砲兵陣地,有兩個155毫米榴彈砲,
還有射擊方向中心和火砲指揮所也在西北端。 FSB兩端之間的鞍座部分做補給停機坪。泥
土路連結基地的兩端,鐵絲網在兩端圈出範圍:西南方的機槍的火力範圍內,有一座泉水,
為基地的水源;西北方有個垃圾場。



基地重新使用後不久,FSB瑪麗安(Mary Ann)受到了多次越共的探測(在1970年7月至
1970年8月之間進行了四次探測)。一位作者說,基地周圍的高地很容易觀察基地活動。
該地區的最後一次主要戰鬥接觸是8月13日的一場交戰,當時A連 1 / 46步兵營擊垮了“可
能是該地區的北越軍指揮中心”。在那場交戰之後,敵方有組織的抵抗似乎停止了。這種
安靜,再加上在美國各級部隊(從單一步槍兵到連長和營長)的常規周期輪換制度,導
致了即將離任的營長有所謂的“可怕的自滿”(awfully complacent)的心態。

攻擊前的狀態







攻擊發生前,FSB瑪麗安由第46步兵營的查理C連(英語:Charles Company)駐守(75名
士兵由上尉理查德·奈特上尉指揮)。此外,來自E連偵察排的18名士兵也在基地中,他們
準備要進行第二天的行動。這些部隊與1/46步兵營營部連(HHC)的34名輔助人員(醫務
人員,無線電員等)共同在基地中。附近區域的守備部隊(有減量的南越軍砲兵),有來
自A、B和D連的單位,以及其他砲兵人員(第55防空砲兵團G營的4聯裝50防空機槍)一位
消息人士稱,瑪麗安基地本有一座地面監視雷達和四個夜視(星光)望遠鏡。但都“被後送
到維修單位進行維修”。基地還有一系列的動作感應器,這些感應器被用來偵測位於“一千五
百到四百八十米”基地範圍內的人類活動。但自從基地運作後,這些感應器就一直減少(被取
走),儀器的讀數也一直不正確。

查理C連是瑪麗安唯一一個完整的連隊。在FSB東南部的米爾德雷德(15.3986°N 108.25°E)
位置剛好有行動在進行。A連和 B連正在該區域行動,以前位於瑪麗安的部分砲兵(配屬E連
,但作戰分配給A、B兩連的81毫米迫擊砲、4.2英寸重迫擊砲),已轉移到米爾德雷德降落
區以支持那裡的作戰。攻擊前,營長多利少校(LtCol Doyle)的注意力集中在米爾德雷德附
近的行動。實際上,營指揮所原定於3月28日遷至該地。這一舉動使瑪麗安(Mary Ann)所
有蓋新建築的舉動都被凍結,包括通往FSB的道路阻擋柵欄。

一些書籍認為,防御者“未能保護好FSB的外圍周界”。凱斯羅蘭(Keith Nolan)是唯一研究瑪麗
安攻擊的專書,則對此觀點提出了質疑,他指出“有些歷史學家[包括凱斯羅蘭自己早前的看
法],在較早的書籍對瑪麗安疏於防衛的討論,觀點是錯誤的。” 不過即使有這個"瑪莉安沒
有疏於防備"的新觀點,還是有些跡象表明,瑪麗安基地的警覺性不如預期。許多駐紮在瑪
麗安的人都提到,外圍安全性的充足性是不均衡的。第1/46步兵營的一名成員說:“我認為
奈特上尉[查理連的指揮官]對安全太放鬆了……因為奈特並不勤奮。他讓中尉和士官檢查掩
體。”但是在許多情況下,他們沒有這樣做,而查理連的實力也不足,使失敗更加複雜。查
理連無法讓所有的外圍掩體都有士兵可以駐守。掩體還不是唯一的問題。位於鐵絲網周圍的
防滲透照明火炬,會因大型CH-47奇努克直升機的起飛或降落的旋翼風力(運輸補給物資),
使警戒火焰彈總是需要重設狀態或更換,所以基本上已經失效,加上這個基地已經準備移
交給南越軍。種種鬆懈的態度,加上越共爆破工兵的技巧,對查理連的許多人造成了致命
的後果。儘管人力無法“每個掩體駐守人力”,但瑪麗·安的捍衛者並未對地面攻擊做好準備
。 3月27日,即攻擊前一天,第196獨立旅指揮官威廉·S·海瑟薇上校,在訪問該基地時,
沒有注意到這種準備不足的情況。他後來說,他那天在瑪麗安所看到的“比我以前看到的有
了很大的改善……部隊已經保持了警戒。”

戰鬥
在3月28日凌晨,來自越共第409爆破營的爆破工兵,接近了FSB瑪麗·安的鐵絲網,開始了
爆破攻擊的行動。行動的越共槍手人數至今尚無法確定,但多數的消息來源都指出至少有50
名。按照這種單位的行動慣例,槍手會穿著卡其布短褲並以煤煙塗黑臉部偽裝。他們配備了
AK-47或RPG-7和炸藥包和手榴彈。爆破工兵依靠隱身、奇襲來獲得優勢,他們很少攜帶重型
武器或裝備。第196步兵旅的情報部門已經知道越共第409爆破營在附近活動,但先前409營
是對過廣田省北部的南越軍目標行動。第196輕步兵旅的情報人員,本來以為越共第409和
第402爆破工兵營在FSB瑪麗安基地以東的活動,是準備攻擊該地區的南越軍目標。他們沒有
想到越共會襲擊美國基地。

地面攻擊的目標是FSB的南側,平地從鐵絲網外圍逐漸緩慢地爬升。基地的東北側是河流旁
的的陡峭斜坡,並不適合爆破工兵的前進。工兵以三到六人的小隊移動,穿過基地的兩個外
部鐵絲網障礙,他們切開了四條通道。他們花了更多時間,穿過掩體線外約20米的第三道屏
障,然後在障礙線的西南側呈扇形散開。按照標準的作業準則,攻擊將在迫擊砲砲擊後,立
即開始。最初的82毫米迫擊砲彈,於02:30擊中FSB瑪麗安基地,這標誌著地面攻擊的開始。

一旦通過鐵絲網後,工兵就向主要目標分散前進:他們的目標是FSB陣地內的榴彈砲、營戰術
行動中心(B-TOC)的掩體、連指揮所以及許多外圍掩體。他們的攻擊由催淚瓦斯協助,使
用催淚手榴彈,也與常規手榴彈混合使用,作為攻擊的一部分。羅蘭(Nolan)在書中記錄了
越共使用CS氣體(催淚瓦斯)的情況。

多利少校沒有在B-TOC掩體的入口派出武裝警衛(這違反了旅政策),因此攻擊沒有任何預
警。越共對掩體的攻擊中,使用了催淚瓦斯和炸藥包的組合(他們在02:44到達,因為掩體
中有一名無線電操作員,將迫擊砲擊中基地的訊息,報告給了FDC,並且記錄了時間),有
效地破壞了基地建築物的結構。大約在同一時間,掩體內的無線電操作手要求美軍砲兵射擊
照明彈,但並未表明瑪麗安正遭受地面攻擊。B-TOC的南端正在燃燒,起火是由一個炸藥包
引燃的,該炸藥包同時引燃了位於掩體南入口的一盒白磷榴彈。

越共的爆破工兵從南向北穿越基地,用手榴彈和炸藥攻擊掩體及火砲的發射陣地。根據一個
消息來源說,攻擊持續了大約半小時。在02:50確認瑪麗安發生攻擊後,多利少校要求對(基
地)山上發射火炮,並要求武裝直升機攻擊爆破者。他還要求救護傷員。附近的火力基地(霍
克山,米爾德雷德降落區和火力基地普萊森維爾(10.865°N 109.617°E)的火砲,開始發射
照明彈,但對瑪麗安基地啟動反迫擊砲模式,則有“相當的延遲” 。其他基地的砲兵一直無法
對瑪麗安起動反迫擊砲模式,因為對瑪麗安的局勢仍不明朗。而爆破工兵也阻止了瑪麗·安自
己的火炮做自我防衛模式及反迫擊砲模式。因為陣地內的火炮人員忙著在捍衛自己的陣地,
而無法操作火炮。
註: 自我防衛模式和反迫擊砲模式。因為我沒有砲兵的專業知識,只大概知道。砲兵部署前,
會先規劃好目標的射擊區域,同時也會規劃如果"自己遭到攻擊時",會假定敵軍可能的行進路
線和位置,啟動自我防禦模式的意思是,自己的砲兵或鄰近基地的炮兵,依照事先的設定,打
哪個位置),如果碰到迫擊砲攻擊自己,也會有反迫擊砲戰術的模式(因為迫擊砲的發射地點可
能只有幾個)。


與金屬的conex掩體不同,B-TOC(營戰術中心)是木質結構,並且“用焦油鋪頂防風雨,因此
燃燒非常迅速”。在要求消防支援後,多利少校在02:51,做出了撤離燃燒的B-TOC的決定,
並命令參謀人員搬到援助站。在轉移無線電前,保羅·斯皮爾伯格上尉呼叫砲彈炮擊“我們的
位置外圍五十米,三百六十度範圍的射擊”。在救助站重架了無線電後,他和多利少校就發
現查理連的連長指揮所(營指揮所指定的備用地點)遭到襲擊並被部分摧毀。

查理連連長指揮所是越共突擊隊員的第一目標,攻擊前,就已經先遭到兩到三枚迫擊砲彈
的打擊。它主要由木製彈藥箱和沙袋構成,它與B-TOC一樣容易燃燒。在AK-47和RPG的直
接攻擊下,指揮所迅速塌陷。查理連的指揮官奈特上尉在襲擊發生的最初幾分鐘被殺,他
的大部分指揮參謀人員也被殺害。

在迫擊砲彈開始時,沿著基地周界,大多數士兵在conex掩體內尋找掩護。這使得越共的
滲透份子可以迅速接近目標,而沒有被美軍發現。而且在許多情況下,他們是在防御者從
掩體移動到沙坑溝渠線之前先穿過鐵絲網線的。第一個看到越共的人,是一直在掩體屋頂
睡覺的人,但直到越共“接近連接掩體的壕溝,三分之二的地方”時才發現他們。 1/46步兵
營的傷亡多發生在此期間,集中在基地斜度平緩的一側。查理連的“第一排”佔領了坡度較
陡的15-19掩體,最初的突襲並沒有造成第一排傷亡,而南部地區的第二排在多利少校和
斯皮爾伯格上尉到達C連指揮所前,就有10人被打死,十一人受傷。

查理連的第3排,防守由掩體9-13號,也遭受了慘重損失。排長少尉巴里·麥吉(Barry
McGee)在與越共爆破者的戰鬥中喪生,經過該地區的滲透者小組繼續前進到西北高地上
的155毫米榴彈砲位置,以及補給直升機停機坪。在此過程中,爆破工兵摧毀了停機坪附
近的許多建築物,殺死或炸傷了許多營部人員。

在最初的攻擊驚嚇後,一些人開始對越共滲透者進行有效抵抗。多利少校和斯皮爾伯格
上尉到達被部分摧毀的查理C連指揮所之後不久,基地的四聯裝50機槍開始開火,槍組
人員一直射擊直到天亮。四聯裝機槍第一次的的四個彈匣都打完時。斯皮爾伯格開始在
連長指揮所和救援站附近收集倖存者,轉移傷亡人員並建立臨時防禦。

當襲擊的訊息到達旅總部後,砲兵就對瑪麗安基地進行防禦性射擊,03:25第一批空中
飛機出現在瑪麗安基地頭頂。來自第一騎兵團第一中隊D部隊的夜鷹直升機(伴隨著發
射照明彈的伴隨直升機,當夜鷹直升機有問題時,可以救援機組成員),在山的東南緩
坡上與越共交戰。飛行員(諾曼·海斯上尉)降落在瑪麗安加油時,得知他要求的其他
武裝直升機增援和醫療直升機還沒從朱萊基地出發。

通訊故障使旅和師(196旅由23步兵師節制)的司令部,都認為瑪麗安只是被迫擊砲砲
擊,因此對空中支援的要求沒有重視。在海斯加油時,只有他的伴隨直升機(第123航
空營A連的UH-1)在基地上空。他們以門邊的機槍和手榴彈提供火力支援,當他們降落
加油時,他們降落在VIP停機坪,接了6、7個受傷人員,後送朱萊。

旅指揮官上校海瑟薇(Col Hathaway)將其指揮直升機降落在瑪麗安時,爆破工兵已經
斷絕了瑪麗安基地的通信。此時,受傷人員正被撤離,武裝直升機射擊基地鐵絲網外的
目標。海瑟薇看到地面攻擊的反應,後來被斯皮爾伯格上尉上尉形容為“ [他]像走進奧
斯威辛集中營一樣。”海瑟薇是許多飛往瑪麗的高級軍官中的第一個,23步兵師的師長詹
姆斯·鮑德溫少將(James L. Baldwin)在07:00抵達評估損失。到09:00時,該營的營長
多利少校被換下來以營的執行官暫代營長。11:00以D連取代C連,作為FSB的駐軍。當天
下午約16:00,北越軍對基地發射12.7毫米機槍,打傷一名美國人,提醒瑪麗安的基地,
越共/北越軍仍然在觀察瑪麗安。

爭議和過後
在FSB瑪麗安的戰鬥中,美軍防衛者遭受了重創,他們被打死33人,受傷83人。越共整
體的傷亡人數仍不確定。但襲擊後,有15具屍體被發現。留下的血跡和拖曳痕跡表明,
越共可能有更多的人員傷亡,但這些損失並未得到證實。

越共遺留的屍體,引發了這場戰鬥中的第一個爭議。按照標準程序,海瑟薇上校下令“
在危害健康之前”將15名越共屍體埋葬。 1/46步兵營執行官唐納德·波特少校於是發布指
示,將屍體埋在補給降落區附近的一個凹地。由於不清楚的原因,其中有五具屍體被運到
了垃圾場。當注意到這一點時,已經過了12:00。屍體已經在高溫中被燃燒。波特少校沒
有再移動屍體,而是指示D連指揮官“繼續並在垃圾場中,將其焚燒”。焚燒敵方戰鬥人員
的屍體被視為戰爭罪,但波特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。諾蘭還指出,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還
有多次的焚燒屍體。

在FSB瑪麗安攻擊事件之前,曾有報告說,瑪麗安基地的南越軍特遣隊內部可能有越共的
間諜。因為曾有一次,一名戴著南越軍中尉徽章的男子,詢問離開火力基地的最簡單方法
,因為他的士兵想去釣魚。有人告訴他,進出營地最簡單的方法是從火力基地的南端入口
。在戰鬥中,一些敵人的槍聲似乎來自營地的南越軍區。但是,一名在戰鬥期間受傷並留
在南越軍區域的美軍士兵後來表示,他沒看到南越軍有向美國陣地開火。南越軍砲兵位於
基地的北部區域,並未受到越共滲透者的攻擊,這部分可能是由於他們的無所作為。第23
步兵師的監察(IG)小組指出,基地的東北側“基本上沒有受到任何攻擊,包括營的彈藥儲
存區。在襲擊結束之前,南越軍士兵的行為與許多美國士兵的掩護行動沒有什麼不同。 襲
擊發生後,南越軍決定不再派人駐守火力基地,4月24日基地整個關閉。

攻擊和之後發生的事件(例如在FSB的垃圾場中焚燒越共屍體)都導致了第23步兵師監察
部門的調查,甚至是美軍駐越南司令部(MACV)監察部門的調查。雖然監察部的報告結果僅
限於“ [a]強烈建議火力基地的安全性需要加強,並強化程序和改進防御手段,以抵禦越共
的滲透襲擊”,但MACV監察部的調查,仔細地追查失敗原因。一直到到司令部級別。

FSB瑪麗安的失敗,在第23步兵師和第196 輕步兵旅的指揮鏈中,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。
1971年7月,鮑德溫從第23步兵師的司令官輪換,新聞報導說,他是由於受到對FSB瑪麗安
攻擊事件的處分。其他消息來源表明,鮑德溫在技術上是“重新指派職位”,他沒被免除指揮
權(這是一種更為嚴重的官方行動)。儘管MACV監察部副主席建議降低其職位並給予譴責
信,但鮑德溫還是受到了比較輕的處罰,並於1972年以少將身份退休。第196個輕步兵旅指
揮官海瑟薇上校,從準將的晉升名單中刪除。多利少校被譴責。多利少校一直服役直到退休
,但一直沒有再獲得晉升。最後,六名軍官(包括鮑德溫少將和助理師長)受到了陸軍部長
的紀律處分。
Reply

Use magic

You have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Login | 申請加入會員

Points Rules

Archiver|Mobile|Strategy WarMap  

2024-3-28 19:52 GMT+8 , Processed in 0.023400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Quick Reply To Top Return to the list